人事政策结构就是人事政策系统内诸部分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常表现为一定的组织形式。人事政策结构,有两层含义,一是从微观角度观察的个体人事政策的结构,另一个是从宏观角度观察的群体人事政策的结构。
1、个体人事政策,即单个人事政策,其结构由两部分构成;原则思路和行动方案。原则思路即为政策思想,但仅有原则思路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人事政策,人事政策应当包括按一定思路设计出来的、可操作的行动方案。例如鼓励人才合理流动这一人事政策,鼓励人才合理流动是原则思路,它被体现在大致可操作的行动方案中:人才流动的重点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合理的流向是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从东部向西部,从国有企业向乡镇、民营企业。原则思路是行动方案的灵魂,行动方案是原则思路的依托,二者构成现代意义上的人事政策。
2、群体人事政策,即宏观人事政策,其结构的组成形式有两大类:一是纵向结构,即层次结构;另一类是横向结构,即过程结构。
(1)人事政策的纵向结构
人事政策的纵向结构由基本人事政策和具体人事政策构成。基本人事政策是指在较长时期内、在人事管理的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事政策,它具有时间上的稳定性、时空过程的广延性和对下一层次人事政策的主导性三个特征。具体人事政策是指在人事管理的某一阶段或某一领域中起作用的人事政策,其特征是具体性和对基本人事政策的依从性。
基本人事政策在同一国家可能不止一项,正如一个国家可以有几项基本经济政策。回避、辞职、辞退、考试录用都是我国的基本人事政策,在这些政策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还有具体人事政策,以适应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的需要。比如,民族自治地方不实行地区回避制度;有特定情形的公务员不能辞职,不能被辞退;录用公务员要照顾少数民族报考者;符合特定条件的人员可以通过调任的方式直接进入国家行政机关,这些都是具体人事政策。基本人事政策指导具体人事政策,具体人事政策体现基本人事政策精神,这就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基本人事政策体现的是原则性,具体人事政策体现的是灵活性,只有这二者结合起来,人事政策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2)、人事政策的横向结构
人事管理的三个环节是进、管、出,形象地说,就是“进口”、“楼梯口”、“出口”、相应地,人事政策的横向结构就由“进口政策”、“楼梯口政策”、“出口政策”所构成。
“进口”政策:就是确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以及进入国家工作人员队伍方式的政策。在“进口”方面,不同国家或者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可能存在两种倾向相反的基本政策:一种是“宽进”政策,一种是“严进”政策。前者将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划得很大,进入国家工作人员队伍没有严格的筛选程序;而后者与此不同。在两种政策上,我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出现了由前者向后者过渡的现象。
“楼梯口”政策:是指进入国家工作人员队伍之后、离开国家工作人员队伍之前这一阶段的政策,是人事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阶段,不同国家或者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可能存在两种倾向相反的基本政策:一种是约束激励效能强的政策,一种是约束激励效能弱的政策。何谓强、何谓弱?并无统一的标准,是相对比较而言,但确实存在强与弱的差别,这种差别体现在一国纵向历史比较和国际横向现状比较之中。
“出口”政策:是指离开国家工作人员队伍的政策。基本政策有两种:一种是“出口”窄的政策,即除了正常退休和非正常条件下的开除之外,没有其他离开队伍的途径;一种是“出口”宽的政策,即除了退休和开除外,单位可以辞退,国家工作人员有权辞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施行之后,我国国家工作人员的“出口”实现了由窄到宽的转变。 人事政策横向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相互结合构成人事政策整体,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可能有完整的人事政策,任何一部分存在缺陷都不可能有良好的人事政策。